万花楼论坛信息网_全国同城凤凰楼信息茶楼_一品楼品凤楼论坛qm_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

Cinque Terre

公示

首页 - 公示 - 正文

科技成果转化公示〔2025〕49号——高功率毫米波集成测控与传输技术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19    阅读量: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定,对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夏冬辉老师团队的“高功率毫米波集成测控与传输技术”成果转化相关事项公示如下:

一、成果名称及简介

成果包含6项知识产权:

(1)发明专利:一种高功率毫米波模式实时分析系统

发明人:夏冬辉,王之江,田一哲,刘昌海

专利号:ZL201710932049.4

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毫米波模式实时分析系统,采用对称型设计思路,2个对称分布的三端口定向耦合器分别集成于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安装在第一换向弯头,第二反射镜安装在第二换向弯头,第一反射镜与第一微波信号检测回路单元通过第一矩形波导连接,第二反射镜与第二微波信号检测回路单元通过第二矩形波导连接,模式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第一微波信号检测回路单元和第二微波信号检测回路单元发出的主波纹波导中各处场强强度的电信号,得到主波纹波导中的模式信息.本发明提供的高功率毫米波模式实时分析系统研制难度低,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2)发明专利:一种高功率毫米波功率合成系统

发明人:夏冬辉,范国垚,王之江

专利号:ZL202010429281.8

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毫米波功率合成系统,包括:第一相位矫正镜和第二相位矫正镜;其中,第一相位矫正镜用于矫正入射的N束高功率毫米波的幅值分布和相位分布,并将多束高功率毫米波合成为一束高功率毫米波,反射到第二相位矫正镜的第一表面;第二相位矫正镜用于进一步矫正经所述第一相位矫正镜反射的高功率毫米波的幅值分布和相位分布,得到最终的高功率毫米波,并反射出去;其中,最终的高功率毫米波束的功率为N束高功率毫米波的功率之和,模式成分为高斯基模。本发明所提出的高功率毫米波功率合成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研制难度低、可维护性好,能满足高功率毫米波系统对功率合成系统提出的可靠性高的要求。

(3)发明专利:一种高功率毫米波强度测量系统标定方法

发明人:夏冬辉,范国垚,王之江

专利号:ZL202011413842.1

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毫米波强度测量系统标定方法,属于毫米波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分别以高功率毫米波输出口与靶板的几何中心为基准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分别在高功率毫米波输出口与靶板所在平面中设置至少3个标记物;对各个标记物进行成像;基于标记物成像坐标和对应的三维坐标,采用坐标变换计算得到从高功率毫米波输出口以及靶板变换到相机的成像参数,进而得到高功率毫米波输出口变换到靶板的旋转平移关系;根据高功率毫米波输出口变换到靶板的旋转平移关系对测量系统进行调整,完成系统标定。本发明方法研制难度低、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可实现高功率毫米波强度测量系统参数校准并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4)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极化器的高功率毫米波任意极化系统

发明人:夏冬辉,田一哲,刘昌海,王之江

专利号:ZL201810125762.2

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化器的高功率毫米波任意极化系统,包括:第一极化器、第一换向弯头、波纹波导中间传输管道、第二极化器和第二换向弯头,所述第一极化器置于第一换向弯头,所述第二极化器置于第二换向弯头,所述第一换向弯头和第二换向弯头通过波纹波导中间传输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极化器和第二极化器的中心均处在波纹波导的轴线上;所述第一极化器,用于改变第一旋转角,进而改变波纹波导中高功率毫米波的旋转角和椭圆率;所述第二极化器,用于改变第二旋转角,进而改变波纹波导中高功率毫米波的旋转角和椭圆率;所述第一极化器和第二极化器组合,实现对高功率毫米波的任意极化。本发明具有设计简便、研制难度低、可维护性强的优点。

(5)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切换大功率电子回旋波传输方向的波导开关

发明人:夏冬辉,田一哲,王之江

专利号:ZL201911067609.X

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切换大功率电子回旋波传输方向的波导开关,包括波导开关腔体,反射镜,驱动电机和相同尺寸的第一至第五直通圆波导段,波导开关腔体的前,后,左,右及顶部五个面的中心均开有同样尺寸的圆孔,分别与第一至第五直通圆波导段对接,反射镜置于波导开关腔体内部,可实现在4种传输方向之间进行快速切换,且其设计可以满足大型托卡马克装置对于在多套ECRH系统之间进行快速切换的需求.此外,该波导开关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并通过反射镜面的椭球形镜面设计使得大功率电子回旋波在通过波导开关前后波束半径无明显发散,传输高效且稳定。

(6)发明专利:一种高功率微波打火探测系统及方法

发明人:夏冬辉,孙道磊,崔芳泰,王之江,刘昌海,曾中,巴为刚

专利号:ZL201510158030.X

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微波打火探测系统,包括方波发生器、发光二极管、本底光传输光纤、至少一根弧光探测光纤、光电转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阈值电压产生电路、第一电压比较器和第二电压比较器;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本底光传输光纤依次连接;本底光传输光纤的输出端置于本底光输入孔内,弧光探测光纤的输入端则置于弧光探测孔内;弧光探测光纤、光电转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阈值电压产生电路依次连接;而第一电压比较器和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比较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参考端连接阈值电压产生电路;本发明将本底光引入高功率微波系统,在实现打火探测的同时实现探测系统自检,在高功率微波打火探测系统的可靠性上面有极大的提高。

二、拟交易价格

普通许可:80万元。

三、价格形成过程

经全体发明人同意,并与安徽曦融兆波科技有限公司协商,双方同意以80万元实施普通许可,许可期限为9年。

特此公示,公示期15日,自2025年9月19日起至2025年10月3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实名向我院反映。

联系人:尹老师、徐老师

联系电话:87558732

科学技术发展院

2025年9月19日

?版权所有: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南三楼109、110,南一楼西楼102,东一楼340 邮政编码:430074 Tel:027-87543315 027-87558732 027-87559760 mail:iat@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