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楼论坛信息网_全国同城凤凰楼信息茶楼_一品楼品凤楼论坛qm_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

Cinque Terre

成果资源

首页 - 科研成果 - 成果资源 - 正文

【成果推介】面向痴呆治疗的跨血脑屏障多肽药物TAT-P6开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4    阅读量:


【所属领域】

生命健康


【痛点问题】

过去20年,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失败率超过95%。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认知障碍的药物研发长期存在两大痛点:

①疗效不足。现有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美金刚仅能延缓病程,难以显著改善学习记忆功能,临床获益有限;

②安全性受限。近年来上市的单抗药物虽开辟新方向,但价格昂贵、适用人群有限;副作用明显,长期应用耐受性差。


造成这些痛点的核心问题在于:其一,现有治疗策略多聚焦于单一靶点(如胆碱能通路或Aβ/Tau病理),忽略了不管哪种致病机制,最终导致AD患者出现明显认知损伤的根本机理在突触可塑性的损伤,现有的这些策略均无法直接逆转突触可塑性的损伤。其二,血脑屏障限制了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使有效成分难以直接进入大脑作用于神经元,递送效率低。


【解决方案】

本项目开发了一个基于人工合成小分子多肽TAT-P6的创新药物。TAT-P6由TAT穿膜肽与功能肽YILDCN构成,可高效穿越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脑的突触结构和AMPA受体亚基GluA2,提升其在膜上的表达并增强 AMPA电流,促进神经元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从而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导致的学习记忆障碍。该技术代表了一种创新性突触功能靶向治疗策略,突破了现有药物难以跨血脑屏障、无法直接修复突触可塑性的瓶颈,具有起效快、毒副作用低和可拓展性强的优势。


团队已完成TAT-P6的人工合成与质控。细胞实验中,TAT-P6能够显著阻断Syn2b与GluA2的结合,免疫印迹实验显示其显著提升GluA2的膜表达。电生理检测表明,经TAT-P6处理的小鼠海马神经元AMPA电流增强,NMDA电流无显著变化,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幅度明显增加,提示突触可塑性改善。在P301S转基因小鼠模型中,连续两周皮下注射TAT-P6可显著缩短Morris水迷宫逃逸潜伏期,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与穿越次数,并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延长探索时间,证明其可明显改善学习记忆损伤。毒性实验显示,TAT-P6对运动能力、焦虑水平无显著影响,安全性良好。

图1 P6多肽注射显著改善AD模型小鼠空间记忆能力


目前,项目已在多种小鼠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学习记忆改善效果,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和临床转化价值,已经申请中国专利、PCT国际申请(正在以PPH加速方式进入美国阶段)。通过进一步推进药效学、安全性及制剂工艺验证,TAT-P6 有望成为面向 AD 及相关认知障碍领域的新一代多肽创新药物。


【技术指标】

表1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

药物/疗法

学习记忆改善效果

起效时间

作用机制

血脑屏障通透性

产业化潜力

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span>

仅短期、轻度改善认知与记忆

起效较快,但疗效维持有限

抑制乙酰胆碱分解,提高突触间隙乙酰胆碱水平

小分子,可一定程度进入BBB

已广泛应用,但疗效有限,市场趋于饱和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

对中重度AD症状有一定改善,但有限

起效中等

阻断NMDA受体过度激活,减少兴奋毒性

小分子,可部分进入BBB

临床应用多年,新增价值有限

单抗类药物(Aducanumab,   Lecanemab等)

部分延缓病程,但认知改善不显著

起效慢

靶向清除Aβ病理沉积,未直接修复突触功能

BBB通透率低(<0.1%),需高剂量静脉注射

成本极高,可及性差

甘露特钠胶囊(GV-971,九期一)

国内临床报道对轻中度AD患者认知有一定改善

起效中等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神经炎症

小分子,可进入BBB

临床争议较大,疗效尚需更多国际验证

TAT-P6(候选多肽药物)

小鼠模型显著改善学习记忆(Morris水迷宫、新物体识别)

连续给药2周即可改善

阻断Syn2b–GluA2结合,增加GluA2膜定位,增加AMPA电流,增强突触可塑性

TAT结构域可高效跨BBB,效率显著优于单抗

多肽合成工艺成熟,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


【竞争优势】

与现有药物相比,TAT-P6 具有以下主要优势:

①疗效优势:不同于传统胆碱酯酶抑制剂、美金刚类药物仅能缓解症状,TAT-P6 通过增强 AMPA 受体亚基 GluA2 的膜定位和电流传导,直接提升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能力;

②递送优势:借助 TAT 跨膜转运结构,多肽可高效穿越血脑屏障,实现中枢靶点的直接作用,突破了多数药物难以进入中枢的瓶颈;

③安全性优势:与单抗类药物相比,TAT-P6 分子量小、代谢可控、副作用低,具备长期用药和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

④产业化潜力:多肽药物具有合成工艺成熟、成本可控、剂型灵活的特点,适合快速推进临床转化和产业落地。


【技术成熟度】

试验阶段


【产业化应用】

TAT-P6未来将开发为注射剂或缓释制剂或者鼻喷剂型,预计在完成临床前研究后5–6年进入上市阶段。根据目前全球AD药物市场估算,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6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120亿美元。中国患者人数超过1000万,每年新增30万例以上,潜在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人民币。若TAT-P6能够实现临床转化,将成为全球首个以突触功能修复为核心机制的创新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应用领域

①医学临床领域

? 阿尔茨海默?。ˋD):用于改善学习记忆障碍,适合轻中度及早期患者。

? 其他认知障碍相关疾?。喝缪苄猿沾簟⒍铗ㄒ冻沾?、路易体痴呆等。

? 神经退行性疾?。喊ㄅ两鹕∠喙厝现习?/span>

? 脑损伤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有望促进康复期学习记忆功能恢复。

②生物医药产业

? 创新多肽药物开发:基于TAT递送平台,可拓展至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突触可塑性相关疾病。

③康养与健康管理产业

?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AD和认知障碍防治与康养结合紧密。药物可与社区康养中心、记忆门诊、养老院结合,形成“药物+干预”综合治疗模式。


发展规划

第1年:完成TAT-P6的制剂工艺优化,开展系统药代动力学与短期毒理实验;在AD小鼠和大鼠模型中进一步验证疗效。

第2年:完成GLP毒理与安全性研究,开展大动物实验验证,形成临床前数据包,提交IND申请。

项目结束时,形成具有转化潜力的候选药物,达到进入临床试验的前期标准。


知识产权

该成果已申请/授权多项中国发明专利。


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专利转让、作价入股、技术开发、面谈等。


【联系方式】




CG25015


?版权所有: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南三楼109、110,南一楼西楼102,东一楼340 邮政编码:430074 Tel:027-87543315 027-87558732 027-87559760 mail:iat@hust.edu.cn